“秀才”遇到“兵”,把“道理”辩分明
会议时间:1927年9月29日晚至30日凌晨
会议地点:江西永新县三湾村一家名叫“协盛和”的杂货铺
会议主持人:毛泽东 34岁
与会人员:师长余洒度29岁、团长23岁、营长26岁、战士21岁……
三湾,那一夜
为什么“支部建在连上”对中国革命有着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为什么在部队建立士兵委员会,会遇到那么多阻力?毛泽东运用怎样的政治智慧,使一支一盘散沙的队伍,一夜之间,奇迹般地“散沙聚成水门汀”?
为什么开?军心不稳,改编势在必行!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仅仅一周,原有5000多人的起义部队,只剩下不足1000人和48匹马。为了躲避敌人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率领军队从文家市向井冈山转移。
敌军围追堵截,军中疟疾流行,缺医少药,许多战士对革命丧失了信心,部队中逃跑成风,弥漫着一股消沉的情绪。9月29日,工农革命军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在进村的当晚,毛泽东在“协盛和”杂货铺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部队现状及其解决的措施,决定对部队实行整顿和改编。
怎么开?不服来辩,秀才与兵交锋
这场会议里,争论的双方都是坚定的革命者,没有辩论赛里的“正方”“反方”。最难搞的对方辩友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黄埔军校二期高材生,由周恩来介绍入党,文武兼修,战果累累,主张“乘胜追击”。而作为前委委员的“毛委员”则被余洒度等人认为是不懂军事的“秀才”,他提议的“师压缩成团”、“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提案也被当成天方夜谭。
看似实力悬殊的争辩双方,毛泽东却能逆转局势。以理服人,通过卓越口才让没有文化的大头兵也能心甘情愿听自己讲道理。胆识过人,将信仰根植在每一个革命者的心中。
开得如何?惊心动魄,成果喜人
至于这个会开得怎么样?看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自然是不言而喻了。正是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那次改变革命历程的会议,造就了今天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在浴血战斗中成长、保卫祖国安全、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坚定力量。
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三湾,那一夜》艺术化表现了“三湾改编”这一建党建军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生动展现了毛泽东同志在风云激荡中熔铸人民军队之魂的政治远见和艰难历程。2021年7月30日至8月1日,话剧《三湾,那一夜》即将登台国家大剧院,传承红色基因、讴歌强军征程,庆祝八一建军节。
“建”证新“城”长 _ 年产值上十亿元,常发定制人居典范
导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今年是武汉市“城市更新年”,城市更新涉及的范围更广、市场化程度更高,除了居民住宅,城市更新的对象...
“蹀躞”这个词形容的是?这几个选项,你知道哪个正确吗?
各位同学,你们好。今天来看这样一道题目:蹀躞这个词语形容的是什么?A.小步走路;B.快速奔跑;C.犹豫不决;D.心情愉悦。尊龙时凯ӫ...